薪酬及福利待遇絕對是打工仔們搵工的首要關注點,但其實它與一間公司的背景息息相關,甚至影響整個公司文化。近日就有網民於討論區提問日本公司的薪酬待遇是否較低,結果引出不少「過來人」大吐苦水。究竟日資公司的待遇如何?同時,除薪酬外,日資與港資、中資、外資(英、美)公司相比還有何不同呢?
同是經理級 外資人工高4成
網民指留意到有日資公司於 JobsDB 刊登的招聘廣告──「我上 Jobsdb 見到日資公司請緊市場經理(Marketing Manager),人工 up to $32K;副總經理(Deputy General Manager),up to $45K(仲要長駐上海)。相比之下,薪酬待遇不及朋友任職的外資公司,他在 Hxxxxxxx 做工程經理,都有 >$47K啦!」
對此,曾任職日資公司的網民均表示認同:
「以前都做過日本公司,請採購經理請左9個月, HR 話 pay 唔到人地要求。另外,有個 Director 都成日呻自己工資超低。」
「做過就知道,日資是外資當中偏低的,亦很難重用你,特別是大公司。」
不過亦有網民不同意:
「睇公司,我8皮一個月。」
「未必,有大公司出高價聘人。」
其實薪酬水平難以單憑公司背景一概而論,還視乎公司的規模、行業、業務範疇等而定。不過平心而論,大多數日資公司的薪酬的確較低。但是低處未算低,普遍港資公司的薪酬甚至低於日資公司。至於財務相對穩健的中資和外資,出手自然較闊綽。
除了薪金,「各資」公司還有何不同之處呢?
1. 福利
日資
人工低但福利好的日資,最為人熟知的絕對是 OT 有「補水」,而且大多有花紅及雙糧,亦設不少福利,如車費津貼、醫療福利,日本母公司培訓等。有薪假期則不多不少,「公價」約10天,但值得一提的是某些日資公司是會同時放香港和日本假期,打工仔就可以「食兩家茶飯」了~
港資
不少打工仔都狠批港資刻薄,用人用到盡,公司經營成功的背後盡是對員工的各種苟刻。除了「人工包埋 OT」,多數不會有花紅、雙糧,更遑論額外津貼,有薪假期更僅符合勞工法例最低要求,福利十分一般。
中資
有薪假期不多,多數10天起計,同樣奉旨「OT 不補水」。不過通常都有花紅、醫療津貼,另外亦有很多特別的福利,例如膳食津貼、旅遊津貼、服飾津貼,甚至大時大節可獲贈禮品、有錢派等。
外資
有薪假期多,平均有14天或以上。更另設一些特別假期,如 Family Day Leave、Happy Friday 及 Birthday leave 等。Bonus、雙糧不在話下,醫療、牙醫福利都有!「Chill」的文化從細節顯然易見,例如「零食放題」。
2. 職場文化
日資
注重規矩,工作程序繁複,而且開會文化盛行,工作起來較多制肘,有欠效率,以致經常 OT 。而且階級觀念重,下屬與上級之間溝通都要說敬語,容易出現上司一言堂的情況。這樣的職場文化通常較墨守成規,不善變通。
港資
「一齊捱」文化:事無大小都「精打細算」,所以員工要捱得又 chur 得!
中資
與日資的職場文化相似,同樣階級觀念重、官僚文化濃厚。從「996」(朝9晚9、6天工作)及「007」(凌晨到凌晨、7天工作)的工作模式可見, OT 情況嚴重,絕對是「賣命式工作」。
外資
講求 work-life balance,故準時上、下班,OT 情況極罕見。亦沒有所謂的上下關係,人人平等,下級可挑戰上級。而且沒有太多繁文縟節,傾向讓員工自由發揮,只要能夠交出表現即可,故氣氛相對輕鬆愉快。
3. 升遷制度
日資
出名民族性強,公司的要職均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加上日資公司注重員工的忠誠度,因此沒有相若的年資,即使有能力亦未必會升職啊~不過日資公司就很有人情味,通常不會炒人,但亦表示會增加晉升的難度。
港資
能者居之,不過要肯捱及「襟捱」,爭取表現。
中資
升遷講關係,與上司打好關係,你已成功了一半。中資同樣不會炒人,因此職位變動亦較少,向上流並不容易。
外資
傾向重用學歷背景優秀的尖子;亦以能力為重,能夠替公司賺錢、有良好工作表現的員工都有機會晉升。但是外資公司則較無情,當總公司出現問題,分公司炒人從不手軟!所以即使 Chill 也不代表可以 Hea 啊~
4. 語言能力
日資
某些高級職位或接觸客戶的職位會要求員工具備日文語言能力,方便處理日常公務或與日本總公司溝通。
港資
以廣東話為主,但香港始終是國際大都市,面對不同地方的客戶,最好兩文三語都能言善道。
中資
工作上經常需要與內地同事或客戶接洽,因此普通話能力一定不能太普通~
外資
外資公司中有不少外國同事,而且客戶國際化,良好的英文能力必不可少。
*以上所指為普遍情況,並非適用於所有公司。
(文章由 jobsDB 提供,原文請按此:網民呻日本公司出手低?港、中、日、外資職場文化薪酬待遇比較)
文章轉載自I am…青年職學平台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