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與人社交?認清三點助你克服社交恐懼!
- Service Employment
- 2024年10月1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科技愈先進,人似乎就愈不懂與其他人交際,多人的場合可免則免,不但使社交圈子狹隘,嚴重的還會影響正常社交。常常聽人說自己有「社交恐懼症」,是一個「社恐」人士,到底什麼是社交恐懼症呢?而事實上,很多的社交恐懼都是因錯誤的認知導致,只要認清下述三點,你亦能慢慢克服社交恐懼!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焦慮的精神疾病。一般人可能會對參加聚會或身處在公開場合感到緊張,但這並不會導致他們缺席,真正的社交恐懼症會造成患者有無法承受的恐懼,嚴重的甚至會長時間把自己困在家裡,不出席任何場合。
1. 別把自己想得太重要
擁有社交恐懼的人,大多會抱著一個觀念:只要說錯話就完蛋了。因此他們總是小心翼翼,怕在別人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但真相是沒有人會那麼在意你的錯失,也沒有人會為你說的話評分。換個角度想,你還記得別人曾說錯的話嗎?相信大部分都被你一笑置之了吧。因此當你在交談過程覺得緊張時,不妨冷靜下來,提醒自己這只是一般交談,並沒有人在旁拿著攝影機記錄下你的言行舉止,你的過失亦沒有想像中重要。
2. 停止杞人憂天的預判
擁有社交恐懼的人,經常對自己的行為進行預判,猜測一會兒將會發生的事。筆者亦經常會在社交進行之前就開始想像──等下說的話會不會沒人回應?吃飯的時候交談會不會噴得別人一臉都是?甚至可能直接在眾人面前跌倒......然後愈想情況就愈壞。你應該要時刻提醒自己,杞人憂天對交際並無幫助,你的擔憂不但沒有讓你覺得更有安全感,反而是一些徒添煩惱之舉,讓你在社交場合變得更不自在。
3. 不要作賽後檢討
擁有社交恐懼的人,由於太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表現,因此經常對自己的行為作賽後檢討。最常見的是與他人互動的表現未如理想時,事後會不斷反覆想著自己當時應該要如何應對,陷入自怨自艾的死胡同中。你要知道的是,世界上並沒有一百分的對答,下次當你陷入苦惱時,試著提醒自己並不是在玩預設好的遊戲,因此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
看到這裡,相信你也發現了大部分的恐懼都是源於自己,要是強迫自己不去想那麼多顯然是件難事,倒不如試著轉移視線,不要把關注點全放在自己身上,試著留意其他事,例如食物好不好吃、背景音樂是哪一首歌等,分散焦慮會令你在社交時變得輕鬆許多!
文︱寒一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功也非單憑一天的努力。
文章轉載自I am…青年職學平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