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聯絡我們

​EMDS 網誌

【職學收風】24歲就想做保安,代表生涯規劃好失敗...嗎?


雖說「職業無分貴賤」,但我們真的能夠拋開成見、客觀評價各種類型的工作嗎?近日在社交平台,有網民表示自己今年24歲並已考取了「保安牌」,希望尋找固定更的保安工作,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認為他年紀輕輕便「立志」做保安,生涯規劃相當失敗云云。


所以,我們單憑年齡和職業種類,便可以評價一個人的生涯規劃嗎?


24歲,剛畢業一段時間,是青春,是活力。尋找進修機會、事業努力拚搏,才符合社會的期望。保安員工作則剛剛相反,是退休人士的「飯碗」,是死氣沉沉的工作,只有中老年才會應徵。於是在Facebook專頁「全港保安招聘站」中出現的這篇「24歲搵保安工作」帖文,才會一石激起千層浪,當然網友的反應是負面居多。



雖然帖文相對簡單,但我們從字裏行間,也可以推算到樓主並非「佛系」hea 搵工,甚至可以說他在生涯規劃上已經有所準備。例如他已考取了保安證書及保安人員許可證,雖然獲取門檻不高,但顯示樓主已知悉入行的必要條件,絕非一時興起。另外他亦清楚自己剛轉行,工作經驗欠奉,了解自身的不足之處,尋找工作機會時亦表達了對工作內容的合理要求,包括工作時間及地區。可見樓主是有備而來,並不是三分鐘熱度。


也有網友提供比較好的就業階梯,應徵助理物業主任,然後讀書進修,將來有機會晉升為區域經理;也有網友直截了當,建議他轉行。這一刻很難說樓主的生涯規劃是否成功,但也絕不應評為失敗。也許我們亦應該思考一下,生涯規劃可以定性為成功或是失敗嗎?



舉另一個例子:床哥。「床哥社工實習事件」相信大家都曾聽聞,簡單而言就是身為 YouTuber 的床哥,報讀了社工學士課程,最近到中學實習時突然被叫停。這次事件引起網絡不少討論,當中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評論是「30歲先去讀社工?」、「做緊 YouTuber 走去做社工?」



其實以一個人的年齡、背景,而認定他是否適合從事某個職業,絕不客觀。以社工這個職業為例,筆者就見證了不少從其他行業轉職社工的例子,例如【從密斗到北斗】的作者火之鳥,就是從工程行業投身社福界,再考取社工專業資格。


當然,火之鳥和很多報讀社工碩士的人一樣,走的也是「正路」:在社福界的 NGO(非政府機構)工作一段時間後,確立自己對社工行業的興趣,於是半工讀甚或全職就讀社工碩士,畢業後獲得「社工牌」。畢竟同樣在社福界工作,有社工牌和沒有社工牌,待遇差異可說是相當巨大。


不過床哥一類不是走所謂「正路」的人,我們也不能貿貿然評價他們的生涯規劃是失敗的。無疑,床哥的背景以至他的 YouTuber 身份,在他考取社工資格之路或會成為障礙,但相信這是他深思熟慮過後的選擇。至於床哥是否有成為社工的資格?就交由社工專業方面的學術、評核機構提供答案吧。



太宰治虫

不要絕望,就此告辭




文章轉載自I am…青年職學平台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