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領悟】準時收工都係錯?三招教你打破OT惡性循環!
- Service Employment
- 2024年10月2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網絡上經常有人貼出「我嘅訴求就係想返工」的截圖,來諷刺香港人上班的「奴性」。打工仔除了「鍾意返工」,亦都「鍾意OT」,加班甚至變成某些公司的企業文化。職場新鮮人為了給上司一個好印象,往往不敢準時下班,對 OT 要求更是不敢推搪。過長的工時長期下來勢必造成心理壓力,打工仔到底可以點做?
筆者在剛剛投身社會時,亦對企業的OT文化深感不解──為何工作一早完成,但同事們遲遲不下班?到底是我的工作太少,還是我不夠認真?這樣的憂慮持續了一段時間,後來跟同事混熟後討論過這件事,發現加班大致是基於以下原因:
上司在快下班前才交代工作
工作量過多且時間緊逼
受群眾壓力影響

既然知道大致原因,就要想辦法解決 OT 問題。筆者建議大家可以嘗試這樣做:
得體地拒絕並提供替代方案
並不是每份工作都有明文規定要加班,當OT次數多得離譜,便要向上司交代清楚你的想法。很多打工仔都怕拒絕上司後會被討厭或是影響升遷,但其實只要處理得好,都可以拒絕得大方得體,有關拒絕技巧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在拒絕後更理想的做法是尋找替代方案,例如上司要求你今晚加班,你可以表明雖然今晚不行,但可以明天早上立即處理,在拒絕的同時亦能展示你的責任心。

提早開始任務
很多人喜歡把工作拖延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做,令任務不停累積,導致需要額外的工作時間。如非突然佈置的任務,建議大家可以提早開始,或以有效的時間管理法完成任務,如蕃茄工作法,解決拖延問題。尤其是需要不同單位、多部門合作或審批的工作,那些任務需要花費的時間比一般多,建議可先安排時間完成較繁複的工作,然後再處理簡單且不緊急的工作。

建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筆者在初入職場時已經秉持「準時下班」的宗旨,為了不被上司「捉到痛腳」,亦一直準時上班,盡力完成每一項任務。只要工作表現夠好,自然不會留下「懶散」形象。有些人加班是因為「同事不走所以不敢走」,怕遭人話柄;亦有同事曾問過筆者為甚麼都這麼早下班,那時筆者突然有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回說:「工作完成了就下班啊,難道不是嗎?」,令同事無法反駁。

某些企業的 OT 風氣是基於大家都不敢打破,於是便一直延續下去,以為你沒有怨言就是接受。但其實你也可以成為「領頭羊」,別讓 OT 成為約定俗成的習慣!
文︱寒一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功也非單憑一天的努力。
文章轉載自I am…青年職學平台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