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聯絡我們

​EMDS 網誌

【學習秘笈】中文系學生專業推介!三部做閱讀報告易讀易寫的作品!




每逢做閱讀報告,不論是一般的功課或是校本評核,學生們都可能會面對以下的煩惱:到底應該選擇甚麼的文本,會比較容易寫和得到較好的分數呢?一篇好的閱讀報告,除了能適當分析文本裏運用的各種寫作手法,還要有透徹深入的個人反思。就着這兩點,修讀中文系的筆者今天會和同學分享三部容易讀、容易寫的短篇作品,並就每部作品的「手法」和「反思」兩部份提出一些思考點。希望同學能以此為參考,尋找到合適的文本並完成不俗的閱讀報告。





西西《家族日誌》

內容簡介:西西(原名張彥)寫的短篇小說《家族日誌》,內容是描述一家人居住在香港一個狹窄的空間裏,家庭成員之間因為互相不了解而產生的各種想法。故事先從二姊的視角開始,她面對着找工作的困難,在早上父親更拿她跟大姊作比較,說她必須像大姊一樣找一份工作,大姊每月賺一千塊錢,令她感到不好受。然後二姊在晚上打求職信的時候,聽到小妹在講電話,說老師的突擊測驗令她「交白卷」的時候,二姊的心裏想寧願自己是小妹。而按着來到小妹的視角,她面對着學業和沒有錢買下自己喜歡東西的煩惱,她羨慕姊姊辛苦工作一日就能賺錢,而自己用功讀書卻未有任何報酬,又因為媽媽有錢而感到羨慕。故事從家中各人的角度出發,看他們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


手法:全文有七個不同的敘事者,以第一人稱敘事。同學可以探討一下「第一人稱敘事」的可信性,即以「我」為出發點來敘事是否可信?其實從不同的人物看回其他人,便會發現第一人稱敘事並非完全可信,並且存在「盲點」。


反思:「只見人好,不見人壞」,每個家庭成員都在羨慕對方,卻不見自己現在的生活也有令別人羨慕之處。



📷 圖片來源:西西之城


舒巷城《鯉魚門的霧》

內容簡介:短篇小說《鯉魚門的霧》是作家舒巷城的代表作,主角梁大貴是在鯉魚門土生土長的水上人,他選擇在25歲的時候出走,期望能闖一番大事業。然而十五年過去,梁大貴依舊一事無成。40歲的梁大貴回到鯉魚門後,發現這裏的一切都變得物是人非了......


手法:「霧的意象」是本作的一大焦點,因為它不但有象徵意義,更作為切換時間和空間的工具。例如在文章中間的部份,「十五年彷彿很容易,又很彷彿很困難的過去,像鯉魚門來來去去的三月早晨的霧」,當中的霧便貫穿了過去和現在,順暢地推進了時間的移動。


反思:物是人非當然是本文的一大反思位,同學也可以反思如果你是當時的梁大貴,你會有甚麼的感受和想法。




魯迅《狂人日記》

內容簡介:魯迅創作的《狂人日記》被視為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作品體裁為日記體,從「狂人」的視點出發,講述他在村子裏的所見所聞,與及從發病到痊癒的過程,並借這本「日記」揭示了舊社會的腐敗。狂人最突出的言行之一,就是勸說身邊的人不要「吃人」。


手法:第一,「吃人」的象徵意義,包括作者在裏面舉出的多個典故。第二,「救救孩子」一句的意思,是指村內尚未被吃的孩子?狂人自己?還是其他人?第三,用字的不同,序言用文言文寫;日記用白話文寫作,作者這樣做有何用意?


反思:如果你是當時的「狂人」,你會阻止其他人,還是視若無睹呢?同學可以配合魯迅小說集《吶喊》的序裏「鐵屋子」的比喻,來說明自己的反思。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浩然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怡然無人見。


文章轉載自I am... 青年職學平台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