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聯絡我們

​EMDS 網誌

【及早發現】伏伏interview特徵逐個數


根據非正式統計,打工仔成世人流流長,會轉12至20份工,即使每次都一擊即中,大大話話都經歷很多次的面試,或多或少都會遇上了伏味濃厚的見工事件。如果不幸地返工先發現中伏,哭也無謂。

 

Apply 時

當你發現某些 Job ad 長期盤踞在求職網,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請人,99%不是該公司火箭式發展瘋狂擴充人手,而是「有啲嘢」。可能是工作內容難以下嚥(俗稱「啃唔落」)、公司內部長期有問題未解決,也可能是本身流失率極高,更加可能是一些做市場調查的人,想騙你份充滿個人資料的 CV。

 

📷 對某些職位有興趣時,記得要搜尋該公司曾經出過多少次廣告及其頻率

 

約面試

如果來電顯示是「3」字頭,多數會以為是廣告電話,不過搵工時期看到什麼字頭都會很緊張;有時來電是私人電話號碼,意味著什麼?需要留意的是:可能是企業的發展規模比較小,自己宜綜合公司背景、工作地點、內容再考慮去不去見工。


最重要一點,約見工的時機不對:宵夜、晨運時段、公眾假期期間打來,可以猜想日後在該公司就職,會有 OT 或者輪班的情況。還有留意電話背景聲音是否非常嘈雜,會不會硬是要你手抄地址,不會再電郵給你等,都是要停一停、想一想。

 

見工時

不少公司在見工前會令你留下美好印象,華麗的官方網頁、(聲線)友善的 HR 職員等等,但到了面試的一刻,才是見真章的時候。Interview 時間過長、考核程序太多,你就開始嗅到那陣熟悉的「伏味」。同一天困你在一間房內,先 first in HR,再來是 group in、打字測試、筆試、role play、second in team head,沒完沒了,但最後還是輕輕鬆鬆打發你離開?說好的「下星期返工」呢?陰謀論地想,隨時是找你來當訓練 HR 的 training 對象。


📷 你會選擇一次過「過關」還是分批來?


留意公司環境

有人說一踏入應徵公司一公里範圍內,便要提高警覺,因為公司的 CEO 可能化身保安員,監視見工者的日常形態...這些情景可能在電視劇才能看到。提高警覺的目的,是提前一覽工作及周邊環境。從你踏進公司大門的一刻,把握時間看周遭的員工、看間隔、看 pantry 廁所。覺得辦公室死氣沉沉、全部員工都是學生樣或者清一色中年人,有如行屍走肉。如果你隱隱約約有點不妥,可以旁敲側擊問一下 HR 同事的工作年資,員工假如工作1-2年便離職,就要小心。


如果辦公室都是 open office,又有極大的休息室、遊戲區、pantry 零食汽水齊備,看似很好,但可能只是為你製造「家的感覺」,讓你依附在公司不用回家。見工地點沒有私隱也是中伏,例如在員工辦公檯隔壁、人來人往的 pantry 甚至吵雜快餐店,第一次見面如此惡劣,不如不見。

 

📷 環境騙不了人 ,選擇一家合眼緣的公司吧


將應徵者當免費 consultant

公司定時定候約人面試,當做免費的市場調查外,還有一種更加「辣殺」。不少公司美其名想申請人進行筆試,就著企業發展撰寫計畫書,如果是大企業當然沒問題,小公司就會無聲無色將你的點子私有化,此時當然要說聲「不了」。

 

踐踏你的自尊,貶到你一文不值

這一招是某些 HR 的慣用技倆,說你不是「三大」出身,沒什麼相關經驗、技能,又嫌你中英文書寫欠佳,無辦法與人競爭,其他公司不會請你云云,貶到你自信心崩潰,最終目的是想你以最低價接受 offer,這樣做真的好嗎?

 

📷 尊重自己,尊重別人,面試的人可以選擇走!


洗腦式讚公司

HR 不斷回帶式歌頌上司非常開明、公司同事友善、辦公環境多棒棒、雙糧花紅多到淹死你、完全沒有辦公室政治、沒有 OT......聽聽就好。有一句成語叫欲蓋彌彰,通常越講越代表有事。

 

見工如做戲,你是一位專業的演員,做好做滿自己的角色的同時,亦要一眼看穿別人的戲,因為騙徒的手法層出不窮。


文︱漁民

畀魚人哋食一餐,不如教人捉魚過一生。



文章轉載自I am…青年職學平台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