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他並非深交,只是偶爾在顯示動態上有些互動。時隔八年我們再次相約,一番噓寒問暖之後,才得知比我年紀稍小的對方已經出來工作一年,話語間不難聽出他的野心:「我要向公司的那些厲害的前輩學習投資,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成功上樓。」
我倒沒有質疑他的理想與能力,並且覺得一個人只有足夠堅定與耐勞,終有一天會達成他們的目標。近來深有感悟,好像到了某個階段身邊就會突然冒出幾個「股神」,他們會在你面前預計股市未來趨勢的分析,頭頭是道;也有人會開始告訴你最近樓價的升跌,估算我們要工作幾年才能存到首期。每次聽到這些話題,自己好像都沒什麼參與感,或是我一早就看清自己安分的本質,只敢把全部心力都放在自我提升方面。
那些不能擔保必然有回報的投資,我從不敢貿然參與,但在投資「自己」方面,我卻異常大方與不計較,覺得只要付出了總有一天就會有所回饋。投資「自己」雖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絕非虧本的投資項目。它並非旨求短期於物質方面的回報,但如果能夠長時間堅持下去,收穫的確是長達一生的效益。
投資自己的最大成本並非金錢,而是時間。身為窮書生的我深知現在自己最大的本錢就是「時間」,所以只要將時間妥當利用也是一項重要的投資。善用學校提供的資源,積極參與自己有興趣的開放式課程、課後講座、論壇與讀書會,收穫免費、資訊量滿滿的學習管道。這些累積下來的知識與經驗,是幫助自己能夠拓展多元思維的方式。其實,不論是身心層面的教育、技能培訓,甚至是身材管理,都有助於我們「再成長」,不會到了某個階段就感覺自己已經停滯不前,找不到生活的動力。
我並不是與錢過不去,只是當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朋友在未畢業、剛畢業的年紀,就開始全身埋進金錢類的投資,而捨棄了對自身的關注與提升,實在有些本末倒置。或許應該換個角度思考,通過投資「自己」,提升自身的條件與能力過後,才能提升自我的認同。當一個人擁有足夠的「自信」與「能力」的時候,他們也往往達到超乎自己預期的成就,甚至走向更高的目標。
有人會覺得我這樣有些阿 Q 精神,但不能否認的是它也有好的一面,尤其是針對處於迷茫階段的青少年,提醒我們不要因為短暫的價值與利益,而放棄了能夠帶來長久效益的「投資」。
文︱林燕
不居森林、不懂高飛的燕子,但能讀懂生活想對我們說的話。
文章轉載自I am…青年職學平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