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書評】工作,剛剛好就好
- Service Employment
- 2024年10月1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為了工作而活著,為了活著而工作,兩者都稱不上幸福。」作家阿飛在他的著作《工作,剛剛好就好》中,以精簡的句子道出了工作的意義。正在求學的你,對將來職場環境可能有點陌生及害怕;而工作中的你,有沒有因為每天營營役役,而忘記了工作的初衷?

📷 圖片來源:@afei_taipei/Twitter
這本書並非介紹「職場求生術」,亦並非教你「練精學懶」,而是寫給在工作上不同階段摸索中的你,讓你找回平衡,重拾初心。無論正在實習的學生、即將投身職場的畢業生,抑或身為上班族的你,都適合參考一下。
《工作,剛剛好就好》共有四個章節,分別是心態、關係、方式及生活。筆者節錄四個最深刻的內容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章節一:心態
「比起學歷與腦袋,影響表現的是態度」
時常聽人說要「贏在起跑線」,要入讀名氣高的學校,精通各種樂器及語言,要比別人聰明、成績更好等等。但我們有否想過,起跑線並非只有一條,由學習到工作,其實會面對不同的比較及競爭。即使你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獲得到高學歷,但如果在職場及生活遇上高低起跌、不同挫折及難關,我們可以單靠學歷及腦袋,應付每一個考驗嗎?

身處職場,你更需要擁有正面的心態,成為一個有韌性的人。讓你跨過每個難關的,是正面的態度、抗壓力、信心及熱誠,這些心態都能在危急中扶你一把,使你有足夠動力、拍拍膝頭昂首前進。比起一張張的證書與履歷,更影響你工作表現的是態度 。
章節二:關係
「說閒話的人永遠都不缺」
近期有研究指出,成年人平均每天會用53分鐘來「講八卦」。人在辦公室與同事聚首一堂,難免會說是講非,甚至有人會以「是非」為籌碼,來跟他人混熟,以此融入團隊當中。

不能否認的是,「講是非」或多或少會對團隊帶來負面影響,但你不一定要隨波逐流。與其花時間說閒話,批評別人,倒不如做好自己的份內事、自己應做的工作。另一方面,亦不要讓別人的批評影響自己的工作,因為「說閒話的人永遠都不缺」。嘗試把他人的批評轉換動力,以行動證明你是有多能幹。
章節三:方式
「尊重專業,才是專業的表現」
專業並非指專門從事某種行業或高尚的職業,而是認真看待自己正在從事的工作,正如《敬業與樂意》一文描述「敬業」,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

最近看到一則有關疫情的新聞報導,在加拿大一所醫院的一位前線清潔工,每天都負責清潔重症監護室。他的工作其實只需要把監護室清潔好便可,但他每天看到很多病人都是孤獨去世,於是工作時便會和病人聊天,鼓勵他們。每份工作都有背後的意義,在工作中首先要懂得尊重你的專業。你付出的努力不是為了讓別人覺得了不起,而是對得住自己,這才是專業的表現。
章節四:生活
「坦承面對不足,反而成長了」
當面對批評與指責時,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大多是不滿及反駁:無論是做 group project 時拿不到滿意的分數,抑或是工作時遺漏了些什麼。與其埋怨別人,不如好好自我反省,檢視問題所在。別以自己的標準及主觀角度,盲目分析事情。當你懂得接納不同的意見,坦承面對不足,你的職場歷練會讓你慚慚成長。

無論我們是學生抑或打工仔,每天就會有(至少)三分一的時間花在讀書和工作之上,因此如何在學習或工作中找到意義,與及自己在當中的意義,對我們而言都是重要的一課。最後送上阿飛在書中的一句話:「享受工作,也因工作而成為更好的人。」

文 ︱小文字💬
Here's to the ones who dream, foolish as they may seem
文章轉載自I am…青年職學平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