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興「躺平」,既然躺着亦可以生活下去,又何需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對嗎?即使會被譏為不求上進,即使不能名成利就,但只要能夠安穩生存,便是最大的幸福。然而,任「躺平」的風氣再盛,選擇躺下的人數再多,世界亦不會因而停止改變;任何無法適應及跟上改變的人,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運。因此,即使是「躺平」一族,依然會在人生某幾個瞬間,感受到改變的需要。
改變未必都是為了成就大業,有時候,改變只因厭倦了千篇一律的生活,或者,單純是為了適應環境。無論如何,改變其實從來不是想像般嚴肅與艱鉅,有時候,改變所需要的僅僅是在生活中「多走一步」。
「多走一步」意味着改變並不總是出現在全然陌生的場景。即使是每日重覆的日常,只要大家願意比「平常」想得更遠,便可能造就改變。接下來,筆者將會提出幾個例子,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對於「多走一步」有更多的啟發。
1. 定期提升日常的要求
滿足於現狀的人,總會讓自己停留在舒適圈內;即使遊刃有餘,但為了避免一切可能的壓力,他們就會為自己設下界線。其實我們有決心改變現狀的話,毋須一步「逃離」舒適圈;相反,慢慢將舒適圈擴闊也許更有效率。也許是比上一個月多尋找一兩位客戶、也許是比上星期多運動十分鐘、也許是比昨天睡前少玩五分鐘電子遊戲......就算改變如何微細,只要堅持便能造就。
2. 主動向身邊的人伸出援手
在這個講求實際的社會,大家會因為「多管閒事」這個標籤而怯於幫助他人,卻也因此錯失與人建立關係的機會。如果大家期望的改變,是出現在職場或學校等必然牽涉他人的地方,那麼良好的人際關係將會是百利而無一害。在不分青紅皂白亂幫一通,以及冷漠無情袖手旁觀之間,大家還有「誠心提出幫助」這一個選項。至於對方是否接受,我們也沒法控制,但求無愧於心就可。
3. 主動尋求幫助
正如上一點提到,改變並不總是個人行為,甚至可以說,必須作出改變的地方總會牽涉他人。因此,學會提出請求亦是必要的一步。主動尋求幫助,也許比主動幫助他人來得更困難,因為我們求助的同時,必需坦承自己的不足與困窘。然而,想要改變自己,就必須勇於接受自身的不足,和「不恥下問」其實是同樣道理。
以上幾點,都是筆者認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走一步」的行動。當然,我們不需要急着跨出步伐,在任何行動之前,大家必須先了解自己當下的處境,釐清目前的困難與目標,確認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同時列明自身擁有的資源,才可能清晰地訂立改變的方向。
文︱添
不穿橙色衫的呀添,間中發癲但無煙可吐
文章轉載自I am…青年職學平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