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們會飛】慵懶得像貓一樣──參透「慢活」的意義
- Service Employment
- 2024年10月12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成年以後便特別容易犯睏,具體原因也不清楚。讓筆者大膽猜測一下,也許是因為日漸忙碌的行程,慢慢撐鬆了自己的眼皮。靈魂之窗漸漸掩上紗簾,看的世界也就多了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薄霧,久而久之,人便容易變得疲倦。你說,人累了還得硬着頭皮,把手上的工作一絲不苟地做好,為何貓,卻能懶洋洋地躺在舒適的地方,放空雙目,時而伸伸懶腰,再重返恬靜的夢鄉?
那是因為他們參透了「慢活」的意義,在以2.5倍速運轉的都市生活裏,找到了自己的節奏、放慢自己的步伐。其實人不必硬着頭皮趕這趕那,只要領略「慢活」的意義,生活就會變得自如,工作便也變得輕鬆。
累,想必人人都曾體會箇中辛酸。無論是心累,還是身累;是刻意為之,還是無心插柳,只要你累,就會犯睏,一旦犯睏,你就會不自已地放空。只要一放空,周遭的一切就會被强制按下「緩慢鍵」。此時的你接收不了外界高頻率「掃射」的信號,你宛如活在了另一世界,那裏的人不怎麽說話,也不太聽得見別人講話,每個人都安靜地呆在一隅,閉上眼睛跟自己交談。
這就是「慢活」,不着急、慢慢來、靜下心來,聽聽内心的聲音,跟自己好好交流一下、沉澱一下。這種生活是愜意的,是必須的,可我們在高速時代卻忽視了「慢活」的重要性。我們忙着趕作業、趕報告、趕進度、趕巴士,卻忘了「沉澱」。我們什麽都趕,但到頭來卻什麽都做不好。
別看貓慵懶得不像話,其實他們的生活徹底貫徹着「慢活」的精髓。牠們不是成天躺着、也不是全天東跳西跳搞破壞,而是把自己的時間分割成兩個全然不同的世界──「慢活」與「現實」。當人們在「現實」世界裏忙碌工作時,牠們不參與其中的煩擾,反而選擇沉浸在自己的「慢活」世界裏。
時而伸伸懶腰,時而舔舔毛髮,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享受跟自己獨處的時光。天一黑,家家戶戶關燈睡覺之際,貓咪便喜迎他們的「現實」世界。不時跳上流理台穿梭在雜亂的物件之玩樂,不時在窄區縫道中巡查「不法入侵者」的身影。此時的牠們身手敏捷、行動快速。牠們流暢地切換兩種不同生活模式,兩者相得益彰,彼此成就出幸福、工作效率又高的家貓。
人也可以,甚至能比貓更聰明地應用「慢活」原理,在急速前進的時代裏,製造一個讓自己喘息的機會,活出更美好的人生。
文︱謹木
尋覓自然的恬靜,靜待未來的美好
文章轉載自I am…青年職學平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