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聯絡我們

​EMDS 網誌

【身心靈】為何「快樂」這麼難?


著名香港 Youtuber 熊仔頭早前上載了一條短片,表示自己身心需要歇息,便短暫隱退了。十分暖心的是,留言區關注的並非是他何時再復出,也鮮有惡言與指責,在一片「理解」、「感謝陪伴」的聲音中,讓筆者窺見許多類似的心理狀態與自癒經驗。原來,在許多看似若無其事、嬉笑歡愉的樣子底下,卻是被各種情緒糾纏與綑綁的無力感。



「我已經不知道如何才能快樂?」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已經喪失了快樂的能力。這種看似與生俱來的能力,其實在部分人身上有時候會是個耗盡心力的難題。我不期然想起最近看的一本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故事的主角是蛤蟆先生,其朋友鼹鼠意識到他現在髒兮兮的樣子背後,是精神和內心經歷的重大變化,於是鼓勵蛤蟆去找心理諮商師(即臨床心理學家)蒼鷺。朋友們也不是真正清楚心理諮詢意味着什麼,只是知道這是針對經歷過「嚴重」或「可怕」事件的人們進行的一項神秘的活動。


透過閱讀蛤蟆與蒼鷺的對話,讀者如身臨其境般進入「自我心理諮詢」環節,第一次諮詢要弄清楚是為了什麼而諮詢?只有主動與自發的過程才能有所見效。我們很多時候會下意識地逃避對自我的認識,無法衡量與總結出自己當下的情緒,或許一個「心情溫度計」便可幫你初步做到測量自己的感受。全書十條諮詢問題接踵而來,在一步步自我剖析過程中,讀者也能逐漸了解到自己的情緒與感受的由來,並誠實地面對與接納「不完善」的自己。



「你已經很幸福了,不要總是那麼負面!」


到底是那些不快樂的人不想幫自己?還是根本沒法幫自己?我們本能的反應就是「否認」、「無視」甚或是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只因為害怕自己成為別人眼中「放負」的人;結果像是做了「截肢」手術,身體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樣,你在某種程度上真的成了一個殘缺的人,而那些未能被理解的情感與情緒依舊存在。


「快樂是一種選擇。」這是森美在 Youtube 節目《熊館》中提出的,讓我印象尤其深刻。半信半疑的我在書中竟找到了讓我能夠接受的答案:我們可以試着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一個人怎麼能進入你的腦袋?強迫你產生任何情緒?别人或許會影響或說服你,可最後是你自己在決定要選擇什麼樣的感受;所以「快樂」真的是一種你可以掌握的選擇,是你為取悅自己而不是別人的選擇。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人比我們自己更嚴苛。所以學好調整自己的行為來適應不同的情況,當你對自己的定義,以及對人生的價值觀與以往不同的時候,你才能夠更加透徹與理性地分析自己情緒與行為,從根本切斷「情緒爆炸」的苗頭。



林燕

不居森林、不懂高飛的燕子,但能讀懂生活想對我們說的話。




文章轉載自I am…青年職學平台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