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這兩個字大家或許聽得多,尤其身處職場的打工仔,更是了解「識人好過識字」的道理,但你又有沒有深究過,人脈背後的含義和用途呢?又或者,大家會不會覺得人脈這個聽起來很高深又很成熟的詞語﹐似乎還離自己很遠?但其實,從很早開始,我們就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人脈。毫不誇張地說,你的幼稚園同學說不定也是你的人脈之一呢!不過,擁有人脈可不止是「認識」這麼簡單,要用起來,也不止有「幫忙」這個用途。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經營健康的人際關係吧!
除了認識之外......
剛剛也提到,擁有「人脈」可不止是認識對方、互相認識這麼簡單。畢竟非親非故的,只是知曉對方的姓名,並沒有甚麼特別。我們要留意的是,在我們認識對方時,我們對對方有多了解?我們知道他們的性格、經歷和特長嗎?而對方又對我們有多少了解,會如何看待我們?我們之間又有甚麼特別的過往或共同點?我們曾經和之後會靠甚麼來連接?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只有掌握了這些情報,我們才算勉強打通了這一條人脈。
越多越好?
有的人似乎天生就有很多朋友,或者身邊有許多隨傳隨到、十分靠譜的好幫手。當我們在拓展人際關係時,是不是也是越多越好呢?當然,朋友是多多益善,但也要記得寧缺毋濫。因為人情是雙向的,當你付出時,也要留意對方給予你的成果是如何。當你發現你們之間的關係只靠自己維繫,或是自己的付出與收穫不對等時,就要小心這是否一筆值得去做的投資了。就算只以情感的角度出發,做朋友也應該是互相關心的啊!
發揮作用!
當我們獲得一定數量的人脈後,是不是只有「叫人來幫忙」這一種用途呢?答案當然不是!我們還可以交叉使用人脈,總結不同人的特質,幫他們「牽線」,看看能否碰撞出甚麼神奇的化學反應。屆時,我們能學到新的東西,他們的愉快合作亦能歸功於我們,令三方的連接都更加地穩固,就像樹根扎根於地底,這才是人脈的真正發展方向。
文|南尋
江南攬月,漠北拾花,前塵處尋夢探故我。
文章轉載自I am…青年職學平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