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聯絡我們

​EMDS 網誌

【職場筆記】「不知道,也不敢再問」──這個決定價值十多萬


我們只是凡人,不能開啟「上帝視角」,不能全知全能的存在着。在職場更是如此,即使在某行業擁有豐富的經驗知識,但未知/不可控的領域總會有,例如政府政策的變動、公司政策的變動,甚或是新科技的運用等,只是介乎多與少。不過我們有很多方法去面對「未知」,至於如何應付「不知道」這三個字,將影響你的決定與人生。


損失了十多萬的真人真事:「即使是不知道,但也不敢再追問」

先說一個故事:楊小姐(化名)作為一個投資者,有錢有想法,自然地便去尋找相關行業的人合作,希望能促成整個計劃。當中涉及資訊科技的部份,她找到了一間程式製作公司。在與該公司商討期間,很多陌生的資訊科技的術語浮現,楊小姐作為行外人,不懂也是很正常;但當楊小姐進一步提問時,對方表現出不耐煩,甚至讓她感到自己的無知,因此便不敢再詢問詳情。


結果,因為對方交出來的「半成品」與她所想的大相逕庭,該筆投資最終告吹,楊小姐投入的十多萬元付諸流水,該程式製作公司更反指責是她沒有給予完整的資訊。由於當初簽合約時,對方把合約寫得十分含糊,因此楊小姐不能指控該公司毀約,只好中途止蝕離場。其實身為外行人,無知真的很正常,而發問對雙方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權利,顧全面子而將權利白白放棄,結果正中無良之人的下懷。



看故事的你,當然可以指責楊小姐的傻氣。但試細想,當你身處職場,為了不讓上司、老闆看到你的弱點,你又有多少次硬着頭皮說懂,然後連基本的指示也拿捏不清呢?


自認為無辜被炒的周小姐:「資深的同事不願教我,讓我過不了試用期。」

周小姐僅在職場打滾了一年多,便轉了新工作。新工作屬另一領域,一張白紙的她對工作一點概念也沒有,老闆派遣了資深的同事A 帶領她工作,但她不知道何時開始得罪了同事A,當她工作中有疑問,同事A 每每只是含糊地帶過,導致周小姐一系列的出錯。


一個月後,老闆跟周小姐說:「你的出品很少,看不到你的能力。」周小姐內心想說是同事A 的不作為,但敢怒不敢言,生怕同事A 更討厭她。其後,她也只是上班下班,抱怨無能為力去改變。兩個月後,同一個評語再次襲來,同時亦告訴她過不了試用期。



踏入全新的領域,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固然很多。如何讓自己盡快上手,被動地依賴別人提供的資訊、指示,顯然易見地是把自己置於危牆之下。這個事件中,周小姐把自己與資深同事的矛盾忍氣吞聲,只是一直私下抱怨;自己解決不了,有機會面對老闆時又不敢把問題相告,逃避問題,得出悲劇的結果也是理所當然。


上述的故事,都是主人翁在面對自己未知的領域時,作出了錯誤而代價極大的選擇。其實一開始只要勇敢地去問,直到自己真正清楚明白問題所在,也許能夠獲得截然不同的結局。以「和稀泥」的方式把問題帶過,導致的後果可能不止是金錢或工作,更可能是影響了你的一生。「不恥下問」是數千年前孔子的一句至理名言,時至今天對我們仍是終身受用。


奴仔



文章轉載自I am…青年職學平台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