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不殘酷物語】表達達人
- Service Employment
- 2024年10月2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青春,既浪漫,亦殘酷;但當你來到職場,感受到的似乎只有殘酷二字,讓一眾打工仔格外淒楚。「唔想咁樣,可以點樣?」I am...編輯部為你帶來別出心裁的「不殘酷物語」,期望打工仔苦中能嘗到一點甜。

我有一位非常能幹的後輩,他每次在談話開始前都會說:「我想請您教我一下......」、「我想聽聽您的意見......」、「我就閑聊一下......」、「我來匯報,您只需聽一下......」
他用這種方式清晰地表達出他需要對方如何回應,因此每次跟他說話都非常順暢。

「溝通」被視為職場重要的軟技巧(Soft Skill),然而我們真的重視這項能力嗎?你會在履歷表加上「良好的溝通技巧」?在填寫求職申請表時,溝通能力你會填「良好」而不是「普通」吧?
「識講嘢,咪識得溝通囉」、「我 IELTS 有7.5分,英文溝通無問題」。這就是普遍人們對「溝通能力」的誤區,語言能力出色,甚至能言善道都未必代表溝通了得,最重要的是兩個字:表達。

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表達就是「將心中的思想藉語文或行為的方式傳遞給別人知道,或傳遞訊息。」不過在日理萬機、事務繁重的職場,「表達」更應該像校際時事常識問答比賽的搶答一樣,需要「快而準」。
快而準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很難做到,無論老幼,無分男女輩份,大家表達時總喜歡畫蛇添足。例如「依依鵝鵝型」,說話時有大量語氣助詞和停頓:「er...老細...我...係咁嘅...今次真係有少少唔好意思,希望你唔好介意...er...我想聽日攞日假。」
又例如「情感爆發型」,再簡單的事情都要慷慨激昂發言:「大家係一 team 人,最重要係咩呀?係團結!只要一齊努力,無嘢係解決唔到㗎!呢啲就係 team spirit!你哋明唔明!所以...陣間 lunch 去邊度食,你哋快啲諗掂佢!」
再例如「故弄玄虛型」,辦公室的交流變得和懸疑劇一樣:「喂你知唔知,依家真係好大鑊...你估下今次點收科...拿拿拿我一早講咗啦你又唔信...你睇清楚...你唔知咩事?咪就係尋日篇職學資訊少咗人睇囉。」
明明可以說「我想聽日請假,請你批准」、「大家想去邊度食 lunch?有冇人有提議?」、「職學資訊少咗人睇,諗下有咩方法谷一谷」,為什麼偏要長篇大論浪費大家的時間?這就是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不足的表現。

當然,快而準的溝通表達主要適用於職場,在情場或朋友之間,加鹽加醋的溝通也許更浪漫更有趣...但在辦公室,還是說人話吧!

📷 還是手語好,既簡單又浪漫
文︱太宰治虫
不要絕望,就此告辭
文章轉載自I am…青年職學平台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