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迷霧】對於前路,每個人都迷惘?
- Service Employment
- 2024年10月1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醫生、律師、警察......你尚記得那一篇「我的志願」寫下了什麼理想嗎?小時候我們對於職業的認識,大多來自於一部又一部的電視劇和父母的工作,例如立志成為帥氣的救人英雄。長大後,建立了自己的興趣,對自身有更深入的認識,理應找到真正的理想,但又因為更了解社會現實而在理想前卻步。你是否覺得前路被迷霧籠罩着呢?不如讓我們一起看看如何找到出口。
首先,以興趣作為「指路明燈」。可以大膽的說一句,大部份「打工仔」都在從事自己不感興趣的工作。在香港,很多藝術工作者都不被看好,大眾認為從事藝術行業賺不到錢,別說養活家人,甚至連自己的三餐溫飽也解決不了。無可否認,以錢為首是社會的現實,工作是為了生計而打算,但難道尚有魄力去追求夢想的我們,就該如此對現實屈服嗎?
放眼望去整個香港,甚至全世界,為了生計而工作到行屍走肉、喪失靈魂的人多不勝數。日本作家本間久雄曾經說:「很多人都是 30 歲就死了,80 歲才埋葬。」如果你不想這一輩子都找不到人活着的意義、令這份無了期的迷惘延續,就絕對不可以「跪下」。奔往興趣照耀的終點,你才會閃閃發光。
其次,以嘗試作為指南針。我們在尋找目標的路上,總是存有很多顧慮:害怕失敗,害怕跌倒,害怕浪費時間,害怕徒勞無功。一直保持着這種戰戰兢兢的心態,是無法邁向終點的。趁着我們年輕,多的是機會、時間去嘗試,現實什麼的把它通通拋諸腦後。
我們正值花樣年華,失敗沒什麼大不了,最多只是從零開始。本來就什麼都沒有,根本不需要害怕失去。尚未找到目標的你,不妨多加嘗試,跌跌撞撞也會撞出個方向來。說不定在嘗試中,你就能覓到心知所向。
最後,尋找指路人。成長的路上,我們並不是孤獨的。有很多人一直在身邊扶持着我們,走過崎嶇不平的道路。當你走到十字路口、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的時候,去找找這些指路人,他們會以自身經歷來解答你所有的疑難,指引出正確的方向。
我們沒有水晶球,無法看見將來的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擁有怎樣的生活,存在迷惘也是理所當然。唯有擁有了明燈、指南針、指路人,我們才可以在這個偌大的世界版圖上大展拳腳,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文︱曜澈
文字青燈長曜,心如止水清澈。
文章轉載自I am…青年職學平台
Comentarios